规划咨询

规划咨询

商业计划书

可行性研究报告

管理咨询

IPO上市咨询

企业管理咨询

兼并重组研究

报告商城

报告商城

行业研究

市场调研

市场调研

营销策划

培训讲座

专题研究

专题研究中心

大数据中心

前海中泰数据库

服务中心

常见问题

增值服务

服务承诺

服务流程

付款方式

产品配送

在线反馈

版权保护

免责声明

关于我们

了解前海

公司概览

核心竞争力

组织架构

专家团队

数据资源库

资质认证

典型案例

新闻中心

园区资讯

产业资讯

规划政策

商业时评

诚聘精英

联系我们
规划政策
首页> 关于我们>规划政策

《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

2025-03-03   前海中泰咨询

image.png


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关于印发《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贯彻落实。

深圳市科技创新局

2025年3月3日


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

为抢抓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融合发展的战略机遇,加速构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生态,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加快建设国际国内领先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加快打造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按照《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深圳市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行动方案》《深圳市培育发展未来产业行动计划(2024-2025年)》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发展目标

到2027年,在机器人关键核心零部件、AI芯片、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融合技术、多模态感知技术、高精度运动控制技术、灵巧操作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新增培育估值过百亿企业10家以上、营收超十亿企业20家以上,实现十亿级应用场景落地50个以上,关联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相关企业超过1200家。打造公共服务平台矩阵,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创新团队等加入,形成更完善的产业生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综合实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二、重点任务

(一)引领核心技术攻坚突破

重点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AI芯片、仿生灵巧手、基座及垂直领域大模型、本体控制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揭榜挂帅、项目经理人制、业主制等方式分阶段、分批次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

1.开展核心零部件攻关。攻关高能量密度的微小电机及驱动技术,研制高精密微型一体化关节模组。攻关六维力、电子皮肤、多维触觉感知技术,研制高精度视、触、力等多模态传感器。研制高性能、高集成度的类脑视觉传感器。研制高能量密度、轻量化电池。

2.加大机器人AI芯片攻关。研究集神经网络处理器指令集架构、存算一体计算架构、异构多核架构、低功耗模式及算法工具链于一体的新型AI芯片架构。研发支持Chiplet集成扩展、具身智能VLA/VTLA端到端大模型和多模态大模型推理加速、认知推理类脑芯片、低延时驱动接口、多传感接口、低功耗的机器人AI芯片。研制机器人端侧计算芯片及模组,推进国产化替代。

3.研制高性能仿生多指灵巧手。突破仿生精细化结构、轻量化高强度材料与类肌肉驱动技术,研制具备高载荷、高灵活性、精细操作能力的仿生多指灵巧手。研究灵巧手多自由度运动、多指协同、指关节动态柔顺等控制算法,攻关手-眼-脑协同的灵巧操作技术。

4.构建具身智能基座及垂直领域大模型。基于世界模型及视觉-触觉-语言-动作(VTLA)等多模态输入输出,构建具备交互、预测与决策能力的具身智能基座大模型及其训练、推理技术体系,形成长序列推理(COT)和自主学习能力,支持跨场景任务处理。围绕重点应用场景,研发垂直应用大模型。

5.突破具身智能本体控制技术。研究基于人体数据驱动的双臂、双腿、腰腹核心协同控制技术,突破基于人臂运动特性的协调作业轨迹规划技术与非线性实时下肢协同控制技术。

(二)打造公共服务平台矩阵

6.高标准推进重点实验室建设。支持福田实验室突破具身智能感知、移动、决策、交互等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前沿开放的具身智能平台底座。支持光明实验室建设大湾区昇腾算力应用创新研究院,推动昇腾AI算子开发和开源社区生态建设。支持组建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市重点实验室。

7.高能级打造创新服务平台。支持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深圳)建设具身智能技术试验场,推动场景应用落地。支持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建设广东省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带动产业上下游协同开展技术攻关和产业应用。面向具身智能领域建设开放创新平台、开源社区、评测适配中心、创新中心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配置通用模型库等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并开放共享。支持企业在国内人才聚集地建立研发中心。

8.高水平布局检验检测平台与中小试基地。开展具身智能机器人测试和评价关键技术研究,制定检验检测方法,加强关键检测设备及装置研发。制定具身智能机器人认证标准和流程,打造国家级检测认证机构,完善评测配套工具。布局概念验证中心、中小试基地等产业创新服务载体。

9.构建跨本体多样性开源数据集。研究具身数据采集解耦、遥操作与人类示教等方法,开展具身数据采集关键技术攻关。面向典型垂直应用领域,搭建技术试验场,基于视、触、力、位等多模态数据要素,开发真机数据采集平台和数据仿真平台。利用设备共享平台丰富数据来源,提升数据集的多样性和适用性。鼓励牵头和参与制定具身数据采集领域的地方、国家、国际标准,生成并发布开源数据集。

10.强化具身智能模型训力支撑。通过“训力券”加大力度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租用市内外智能算力开展具身智能模型训练和应用。

11.推进标准体系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围绕具身智能机器人软硬件接口、评价测试、场景应用、安全、伦理等领域制定一批标准。支持组建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打造深圳市知识产权“一站式”协同保护平台。

(三)营造最优科技创新生态

12.提升规模化制造能力。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建设制造工厂,将其实施的重点工业投资项目纳入《工业项目名录》。

13.支持首台(套)应用和爆款产品培育。重点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提升产品研发技术水平,推动新产品、新技术首次应用和产业化,积极培育具备竞争力的爆款产品。

14.加快开放应用场景。聚焦政务服务、工业制造、教育、医疗健康、交通、气象、经济运行、公共安全、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滚动开放不少于50个应用场景。

15.强化供应链协同创新。成立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联盟,促进整机厂商与零部件供应商的合作。鼓励下游企业积极试用联盟成员企业研制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产品。

16.精准服务“链主”企业。支持龙头企业自主创新,做大做强,精准服务在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链发挥引领性作用的企业,在资金、空间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17.支持企业出海拓展。建设服务全球的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交易平台。为企业提供海外市场信息、法律法规咨询、人才招聘等服务。支持企业出海开拓国际市场,简化具身智能机器人产品出口通关流程,提高通关效率,降低企业成本。

18.深化行业交流合作。举办高交会、灵巧手大赛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论坛、展会、赛事等行业活动。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国际交流合作。

三、保障措施

组建产业专班,统筹协调职能部门、重点承载区、高校院所及企业主体,建立产业发展动态监测、前沿技术研判和政策规划协同机制,深化产业顶层设计;实施顶尖人才引育工程与科技创新人才专项,完善校企联合培养体系,夯实产业发展人才支撑;聚焦具身智能机器人、灵巧手等细分领域建设专业化园区,以机器人剧场、未来街区等创新形式打造机器人友好示范园区,强化产业生态空间承载。

来源:深圳市科技创新局

返回

前海中泰咨询-订阅号二维码.jpg微信订阅号 前海中泰咨询-服务号二维码.jpg微信服务号
【版权及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的文/图等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网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前海中泰咨询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editor@qhztzx.com、0755-32919669, 我们将及时沟通处理。

上一条:《深圳市有力有效支持发展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行动计划(2025—2027年)》(深工信〔2025〕44号)
下一条:《深圳市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行动计划(2025—2026年)》(深工信〔2025〕43号)

咨询 · 服务